關注口腔 促進健康
■王毅萱 郭靜 軒昆
口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三十四個“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專家根據巡診經歷,對幾種常見、易發的口腔疾病進行解讀,希望戰友們都能保持口腔健康。
——編 者

(制圖:孫鑫)
光化性唇炎
【案例回顧】某部戰士小張經常感覺下唇紅腫,伴有灼熱刺痛感。軍醫檢查后,診斷小張為光化性唇炎,叮囑他注意避光、防曬,每日涂抹高原護唇膏。
【病情解讀】光化性唇炎又稱高原性唇炎,易反復發作,主要表現為唇部水腫、充血、糜爛,有明顯的瘙癢、灼熱感。病變部位可累及整個下唇,可能會影響進食與說話。
光化性唇炎與環境有著密切關系。高原地區低溫低氧、紫外線強,有的戰友上高原后,身體會發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其中,唇炎是全身應激反應中較為明顯的表現。除環境因素外,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營養素缺乏,也易誘發唇炎。
如何預防光化性唇炎發生?建議高原官兵外出時盡量穿長袖衣服、佩戴帽子和手套,以減輕紫外線照射對皮膚及口唇的損傷;經常涂抹高原護唇膏,不僅能起到防曬作用,還有滋潤抗炎的功效;日常飲食中適當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果已經出現唇部干燥、脫皮等唇炎癥狀,可用生理鹽水浸濕紗布對唇部進行濕敷,然后在患處涂抹一層厚厚的高原護唇膏。如果出現出血、糜爛等嚴重唇炎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牙周病
【案例回顧】戰士小劉刷牙時經常出現牙齦出血癥狀,他以為是上火導致的,就沒太在意。最近,小劉發現自己的牙齒有明顯松動,吃東西時咀嚼無力。軍醫檢查后,診斷小劉為牙周病。
【病情解讀】牙周病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現為刷牙出血、牙齦腫脹、口腔異味等,嚴重的可能出現牙齒松動、脫落等癥狀。
細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果細菌長時間黏附在牙齒表面,會與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及唾液中的礦物質鈣化形成牙結石,刺激、壓迫牙齦,進而導致牙齦紅腫、出血。
牙周病還與多種因素有關。牙齒排列不齊、吸煙、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都可能增加牙周病的患病風險。牙齒排列不整齊時,牙面清潔較為困難,會加速牙菌斑形成和牙結石沉積。煙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會刺激牙周組織,長期吸煙還會使牙齒變黃,出現牙菌斑。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進而降低牙周組織的抵抗力。
預防牙周病,建議戰友們注意以下幾方面:做好口腔清潔。建議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3分鐘。刷牙時盡量使用水平顫動拂刷法。盡量不吸煙或少吸煙,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清潔牙齒和進行口腔檢查,及早糾正牙齒排列不齊、食物嵌塞等問題。即使沒有任何口腔癥狀,也建議每半年到一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如果出現牙齦紅腫、出血、口腔異味、牙齒舌側有刷不掉的牙結石等警示信號,可能是早期牙周炎,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治療。
智齒冠周炎
【案例回顧】專家醫療隊在巡診期間,遇到戰士小李因右側面部腫脹疼痛、嘴巴張不開,前來問診。軍醫檢查發現,小李右側下頜有一顆阻生智齒,周圍牙齦紅腫,按壓時有膿液溢出,診斷小李為智齒冠周炎。
【病情解讀】智齒冠周炎指智齒(第三磨牙)周圍軟組織的炎癥,多發生于18~25歲的人群。有的智齒在萌出過程中或萌出困難時,牙冠的一部分被牙齦覆蓋,牙冠與被覆蓋的牙齦之間形成了一個狹窄的盲袋,食物殘渣和細菌易聚集于此,且不易清潔。當因感冒、身體疲倦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細菌毒力增強時,就容易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炎癥。
智齒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的全身反應,患者常感覺患區腫脹疼痛,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若炎癥進一步發展,一般會出現面部腫脹、壓痛、嘴巴張不大甚至張不開的情況。如未及時合理治療,還可能發展為冠周膿腫、頜面蜂窩組織炎、骨髓炎。
如果戰友們出現面部腫脹、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明確病情。若被診斷為智齒冠周炎,應根據醫生建議,對發炎的牙冠周圍進行局部沖洗治療和口服消炎藥物。待炎癥消退后,醫生一般會拔除病源牙或切除覆蓋于病源牙上的牙齦,以防復發。缺乏就診條件時,可口服消炎藥物,待有就醫條件時盡快處理病源牙。智齒冠周炎患者還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后及時漱口,避免食物殘渣繼續殘留在盲袋內。同時,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忌辛辣類食物,防止患處持續發炎。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案例回顧】專家醫療隊在某部巡診時,戰士小謝說自己經常感覺口干、口腔內灼熱,尤其是進食辛辣食物或飲熱水時,燒灼感加劇。軍醫仔細詢問病史后,得知小謝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初步診斷為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病情解讀】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口腔內會出現燒灼感。進食刺激性食物時,燒灼感更為明顯。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疼痛、口干、味覺減退、水皰等癥狀。晚期患者一般會出現張口困難的癥狀,嚴重的甚至張不開嘴。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口腔癌。
咀嚼檳榔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檳榔中含有的檳榔堿可以刺激膠原蛋白合成,產生一些雜亂無章的膠原纖維,取代口腔黏膜下方正常的組織結構,進而引發黏膜組織變性。除咀嚼檳榔外,吸煙也會產生類似刺激,從而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去除致病因素是防治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有效措施。建議戰友們戒除咀嚼檳榔的習慣,盡量戒煙限酒。同時,提高口腔黏膜疾病的自檢意識。如果出現口腔潰瘍反復發生且持續惡化、口腔內黏膜質地不光滑、口腔黏膜顏色變得蒼白且不均勻等情況,應盡早進行專業的檢查和治療。
目前,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在臨床上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通常情況下,采用保守治療即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保守治療一般包括高壓氧物理療法和藥物療法,療程較長,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如果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到了晚期,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